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最新消息

【專訪新聘教師】張潔平:「建立起自己的宏觀框架,才能去理解社會。」

台大新聞所《兩岸三地新聞專題》教師張潔平(攝影/房荷庭)

2022 年起,新聞所新聘三位實務兼任教師,補充實務課程的新能量! TVBS 新聞部副總經理詹怡宜、影像工作者兼過癮科技創辦人鄭凱駿合作開授《影像報導二》,遞補前公視經理林樂群退休後的專業空缺;屢獲華文新聞獎、Matters 創辦人張潔平開授《兩岸三地新聞專題》,為這門停擺多年的課程注入新氣象。本期電子報專訪三位實務教師,了解他們的課程特色、對新聞志業的看法,以及對學生的誠懇建議。

 

記者/黃立安 往Medium閱讀

 

「我想帶給你們的是不一樣的世界觀,如果你感到很困惑、很迷茫,這正是我要的狀態。」在台大新聞所「兩岸三地新聞專題」的第一堂課上,新聘實務教師張潔平向台下30多位學生講出她教學的期待。對張潔平來說,教學的目的是要給學生不同的世界觀,讓學生慢慢去建立起對事物的框架。

 

「我覺得我可能比較貪心吧,因為我想要的東西就是,如果大家對自己原有的世界觀有一些衝擊,我就挺開心的。」

 

生長於中國江蘇的張潔平,2005年赴香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隨後開啟精采的新聞生涯,曾任《亞洲週刊》記者、紐約時報中文網專欄撰稿人、《號外》雜誌副主編、《端傳媒》總編輯,現職為Matters Lab創辦人。張潔平對於中國社會變遷、人權議題的報導與評論,屢獲華文圈新聞大獎的肯定,包括2018年以〈獨家:劉曉波7月5日最後手稿全文披露,送給劉霞的最後禮物〉,拿下三個新聞獎項。

 

張潔平經歷過中國與香港關係的甜蜜期,同時也目睹2019年雙方關係降至冰點的轉折,見證了香港整體社會氛圍強烈的轉變。近幾年輾轉之間,張潔平來到台灣生活,作為一個跨域者,她期望透過在台大新聞所教課期間,更全面地認識台灣社會。

 

三年前,張潔平曾於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大學任教,回憶起初次踏入課堂的初衷,「我覺得我已經跟年輕人脫節了」,即使在工作領域中,仍會接觸到年輕一輩的同事,但張潔平認為,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和在學學生想法已經不同,「當我感知不到這個群體的想法,我只能透過媒體看他們的表達時,我就覺得非常地恐慌,就是我想要理解,我想更感受到這個溫度,所以我當時就開始教課。」

 

張潔平笑稱,自己其實不是一個很喜歡教課的人,但她認為自己始終保有的記者魂及好奇心,驅使她步入教學的殿堂,「我很喜歡跟不同的人群交流,對我來說,課堂就是當年紀越來越大後,最能夠與年輕人保持一手交流的環境。」

 

在不同的社會與場域教學,張潔平認為設計課程就像記者在做選題,面對著不同讀者要有不同的角度,因此她都會將課程內容重新整理,讓不同群體的學生能夠從原先身處的脈絡中,拓展更多視野。在台灣第一次教課,張潔平期望透過「兩岸三地新聞專題」這門課,帶給台灣學生不一樣的華文社會觀點,「建立自己的宏觀框架,才能去理解社會。」

 

課程中,張潔平透過選題會,讓同學模擬記者身份,試著去擷取對新聞事件取材與角度,但幾週下來,她觀察到,對比香港及中國學生,台灣同學選題角度較為宏大,「他們的報題都特別全知視角,有一種好像我要告訴你這件事情的全貌」若以媒體來比擬,「就好比你看到台灣電視政論節目那種感覺」。相較之下,張潔平認為,香港學生選題較微觀、具體,中國學生則是容易受到官方媒體語言的影響。短短一小時的課堂選題會上,張潔平從學生身上看見了各地媒體的縮影及影響。

 

現今華文媒體生態變動快速,新聞傳播學系畢業生擔任記者比例日益下降,面對此趨勢,張潔平認為學生不必拘泥於環境的限制,可以先發展其他專業,在專業領域中建構起對社會真實的認知,未來若保有想做紀錄者的魂,可以發展部落格或在業餘時間做採訪、做田野,「你如果想做記者做的事情,其實不需要當記者也可以做到。」

 

對於未來有志從事記者工作的學生,張潔平則建議應積累大量閱讀,「對於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社會化的經驗還沒建立起來,就要描述社會給讀者聽,這中間會有很大的落差。」只有靠大量閱讀別人的經驗,建立起對社會的基本知識。同時,張潔平以自身經歷勉勵學生,「我過去在媒體機構任職時,沒有前輩帶領,基本上就是靠著大量的採訪,快速搭建起各種知識背景的知識庫。」張潔平認為透過讀書,與跟有想法、專業的人大量的對話,是想成為一名好記者必須做好的基本功。

 

「作為一個記者,最基本的就是要快速建立起,對陌生議題跟陌生世界的理解。」

 

來到台大新聞所教課,是張潔平在台灣教學經歷的起點,也是她面對台灣學生的第一次嘗試,她期望透過課堂帶給學生書本上沒有的內容,「盡量多讓大家知道,除了那種看世界的角度,還有這麼多種,就像萬花筒一樣,告訴大家原來有多種世界觀,然後你要慢慢地做出你的選擇。」張潔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