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實務教師

李志德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採訪寫作二


學經歷


甫上任公視新聞部經理的李志德,在21年的媒體生涯中,曾分別在聯合報、蘋果日報、美國的自由亞洲電台及端傳媒任職過,豐富的實務經驗也讓學生期待接下來與李志德的互動。

對李志德來說,高中的國文老師朱賜麟是他新聞啟蒙的關鍵。當時正好是台灣社會動盪不安的年代,時常有許多社會運動爆發。李志德印象最深的便是1988年的520農民運動,他形容:「你在上學的途中,你看到路上就是滿目瘡痍,電話亭被打破,前一天鎮壓的痕跡都還在路上,當你要走過這樣的路去上學的時候,再怎麼樣無感的人你都會覺得這個時代在改變,更何況高中生是非常易感的。」而在中國時報擔任編輯的朱賜麟,也時常在課堂上和他們討論他對時事的看法,這些對談也在李志德心中種下了日後成為新聞工作者的種子。

1996年,畢業於台大中文系的李志德第一份工作,便是到聯合報擔任編輯。他認為:「如果你一輩子都當記者,那你的工作其實就是從採訪到寫稿,但是你做編輯的話,你會比較完整地接觸到這個新聞被怎麼樣的包裝和加工。」且編輯的經驗,也讓他在日後擔任記者時,更清楚有哪一些編輯工具能協助讓報導更豐富。

在擔任編輯的四年間,李志德同時也在淡江大學就讀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畢業後,他便順著學術專業先後擔任了聯合報政治組記者、蘋果日報大陸中心記者。

在蘋果日報的日子對李志德而言,最重要的便是中國新聞處理的訓練,除了要編譯外電,試圖更精緻的組合、改寫之外,便是到國外出差採訪。因為蘋果日報立場的特殊性,使得旗下記者無法參與兩岸重要的政治場合,如何在完全陌生,甚至在一個受到限制的環境裡面得到新聞,然後怎麼保護消息來源,最後生成報導,便是李志德當時所面臨到的挑戰困境,他也認為:「如果你的志向是作為一個全方位的,或者是可以到各個地區去採訪的記者的話,那這種操練都是不可少的。」

李志德也曾到美國的自由亞洲電台任職,儘管旁人可能會認為這種國家電台所做的事情不過就是宣傳,但他卻認為在自由亞洲電台和端傳媒工作,限制其實是最小的,「或者我這樣講就是幾乎沒有限制,對於採訪對於寫作。」他說道。

到了2015年李志德轉換跑道至新媒體端傳媒,提到和中國、香港的同事工作的情況,他認為就像是不同環境出來的這個新聞工作者們,各自帶著不同的工作習慣跟傳統到端傳媒來,然後相互碰撞,甚至是台灣向別人學習更多一些。

對於擔任駐所記者一職,李志德開玩笑地表示他並沒有能夠讓大家吃了就保證身強體壯的東西,但他說:「就邊走邊看吧,當然老師的授課上面我可以提供一些幫忙,然後同學如果有什麼樣的特別的問題,個別的指導或是團體指導我可以提供一些,主要還是看同學有什麼需求和所長的安排。」

李志德也鼓勵新聞所的同學,雖然現在的媒體環境不好,卻「是不幸也是幸運」。不幸的原因是媒體產業舊有的產業秩序、商業模式已經毀壞,而且至今看不到重建的可能性跟路徑,會需要不斷地承受這個職業所帶來的不安全感。但幸運的是,以前的限制都不見了,這時候想要做新聞能有無限多個可能性,因為表現的手法是跟著技術在進步的。

文/鄭宇茹

梁玉芳

梁玉芳 兼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採訪寫作二


學經歷


為了賺buibui的貓餅乾和貓沙錢,在《聯合報》當記者努力工作。大學念資訊管理,自知對電腦是不行的了,研究所改念新聞,六年青春都在政大度過。得過一些新聞獎,寫過一些書:《記得月亮活下來》、《第一時間》(合著)、《愛,補人間殘缺─羅慧夫台灣行醫四十年》、《美麗相伴》。最大希望是保險公司能開辦寵物醫療保險。

 

陳雅慧

陳雅慧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新聞寫作


學經歷


親子天下總編輯。台灣大學科法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歐洲研究碩士。曾擔任財經記者10年,加入親子天下也將近10年,對於人的故事充滿好奇,喜歡學習,更著迷於發現和解釋故事背後的探索歷程。

Archie Tse

謝艾契 兼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新聞資訊視覺化

 

學經歷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Archie Tse 為紐約時報新聞圖表資深編輯。他曾經多次贏得「新聞設計協會」(Society of News Design)、國際首席資訊圖表比賽 Malofiej 等設計獎項。在 2012 的 Malofiej 會議中,他更被票選為二十年來,前五名最具影響力的圖表藝術工作者。

2003年12月, Archie Tse 是第一個前往伊拉克的圖表記者,同時也是唯一在現場報導擄獲海珊的圖表工作者。2006年他在黎巴嫩以圖表報導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鬥爭;2005年時,他則在加薩走廊,以圖表報導以色列撤退的新聞。

在他任職紐約時報的17年,紐約時報的圖表部門在解釋性圖表與資訊視覺化方面,已經足以扮演領導性的聲音。紐約時報圖表部門於2009年在華盛頓獲頒「國家設計獎」(National Design Award)。為了讓這項專業持續成長,Archie 在波音特新聞學院(Poynter Institute)多次主持為期一週的資訊圖表討論會。

在 Archie 擔任記者之前,他曾是一名花式溜冰者,並和他的妹妹 Ginger 一同參加雙人比賽。倆人還獲得1984年美國青少年雙人溜冰比賽冠軍,並且代表美國參加三個世界青年錦標賽。

Art editor Img

李雪莉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採訪寫作一


學經歷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總編輯、《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與影視中心總製作人、北京特派記者。畢業於政大與臺大,曾在加拿大McGill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擔任訪問學人。於蒙特婁、北京、香港等城生活過。

臺灣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香港人權新聞獎、Openbook十大好書獎、2021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編輯首獎得主。合著並主編《血淚漁場》、《廢墟少年》、《烈火黑潮》、《報導者事件簿》、《烏克蘭的不可能戰爭》等書。

一輩子學習用文字和影像把故事說好,期許有人類學的細膩、社會學的宏觀、回到本質思索。以記者為志業。

目前最關注的是,透過跨界/跨國的串連、結合文字和影像,賦予調查報導深刻的意義,同時培力更多年輕人加入記者這一行。希望在混沌的台灣現狀與未知的世界裡,透過報導為社會各行業,特別是年輕人的未來找尋新可能。

Art editor Img

林樂群 兼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影像報導二、影像報導三

 

學歷


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經歷


視納華仁CNEX文化公司:營運長          
公共電視:副總經理、國際部經理、紀錄片平台召集人、台灣宏觀電視總監、新聞部經理          
宏碁網路集團元碁資訊公司:媒體總監               
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新聞部採訪中心副主任、製作中心主任、節目中心主任               
超級電視台:新聞部製作人                   
香港亞洲週刊:編輯                   
紐約世界日報:記者              

校外榮譽


國際評審:世界公視大展、日本賞、國際電視艾美獎、亞洲電視獎     
美國:George Foster Peabody Awards, Cine Golden Eagle Awards     
加拿大:Banff Rockie Awards     
新加坡:亞洲電視獎     
台灣:電視金鐘獎、思恆獎 

Art editor Img

李彥甫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新聞編輯與資訊設計
研究專長:媒體經營管理及策略發展、資訊設計、數位內容服務開發


學歷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士


經歷


聯合線上公司總經理(2013.04迄今)
聯合報系總管理處總經理辦公室主任(2010.08迄今)
台北市雜誌公會副理事長(2015迄今)
中華民國數位出版聯盟常務理事(2014迄今)
聯合報採訪中心 科技記者(1993-2000)
聯合線上公司 營運長特別助理(2000-2003)
聯合知識庫 經理(2001-2007)
聯合報系資訊中心 主任(2002-2003)
   聯合新聞網內容部 經理(2008-2010)
聯合報系編務內容發展處 專案經理(2005-2010)
聯合線上公司 副總經理(2006-2010)
三立電視台數位內容事業部 總監(2010)
世新大學新聞系 兼任講師(2007-2009)
          


近年得獎紀錄


中華傳播學會優秀論文獎(2013)
第二屆卓越新聞獎專題報導獎 /看海的願景(2003)
吳舜文新聞獎專題報導獎 /基因科技的社會倫理省思(2000)
李國鼎通俗科學寫作獎 /生物多樣性系列報導(1999)
永續台灣報導獎 /生物多樣性系列報導(1999)
吳舜文新聞獎專題報導獎 /生物多樣性系列報導(1999)
吳舜文新聞獎採訪報導獎/日全食天象(1997)
李國鼎科技新聞報導二獎 (首獎從缺) /大地之怒&1995閏八月(1996)
李國鼎科技新聞報導首獎 /天文事件系列報導(1995)

Art editor Img

黃兆徽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影像報導一


學歷


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班
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
台大法律系法學組學士


經歷


現職:
華視新聞部經理
中央廣播電台董事
台大新聞研究所實務教師/兼任助理教授


經歷: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總編審  
金鐘獎評審、金視獎評審、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讀物雜誌類評審
公視 青少年兒少新聞總編輯
紀錄片導演/電視節目製作人/獨立記者
天下雜誌 影視中心召集人/製作人
民視 異言堂專題記者/生技節目執行製作人
公視 新聞部 主播/採訪中心記者/國際新聞編譯
新新聞週刊 採訪記者
中央廣播電台 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近年得獎紀錄


2017年【亞洲電視獎】最佳兒少節目評審團獎、INPUT世界公視大展入選
2015年[電視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入圍
2015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入圍、日本[山形影展]觀摩影片導演
2014年[芝加哥影展]調查報導紀錄片優勝
2014年[卓越新聞奬]電視專題報導獎入圍
2013年[吳舜文新聞獎]電視類深度報導獎優勝
2013年[曾虛白基金會暨台達氣候與能源特別奬]電視類專題新聞奬優勝
2013年[卓越新聞奬]電視專題報導獎、電視調查報導獎入圍
2012年[扶輪公益新聞金輪獎]
2011年[卓越新聞獎]電視專題報導獎優勝
2011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首獎
2011年新聞自律協會[優質新聞獎]電視專題報導獎優勝
2011年[扶輪公益新聞金輪獎]、2011年[勞工金像獎]入圍
2010年[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台灣區潛力獎
2010年[內政部優質新聞獎]電視專題報導獎優勝

Art editor Img

楊光昇 兼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新聞攝影

 

學歷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電影製作科技術組    

 

經歷


現任財團法人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媒體部主編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電影製作科技術組    

現任聯合報攝影中心綜合組組長
中央日報攝影記者         
中國時報攝影記者  

 

校外榮譽


臺北市政新聞攝影金橋獎   

Art editor Img

劉力仁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採訪寫作二


學歷


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所博士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    
逢甲大學環境科學系學士    

 

經歷


現任自由時報生活中心副組長               
自由時報記者                   

Art editor Img

陳一姍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採訪寫作二   


學歷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

台灣大學經濟系學士


經歷


臺大新聞研究所兼任講師 2010.09~

天下雜誌副總編輯 2014.03~

天下雜誌主筆2008.06~2014.02

中國時報經濟組記者、撰述委員、副主任 2004.08~2008.04

天下雜誌資深記者 2001.01~2004.08

天下雜誌記者 1996.07~1999.04


榮譽


SOPA新聞獎(亞洲出版人協會)

獲獎作品:《人民幣來了》(2010)、《破碎的土地,消失的糧食》(2009)

吳舜文新聞獎最佳國際新聞報導獎

獲獎作品:《蛻變中的韓國》(2005)、《裝上翅膀的大象-印度專題》(2006)

卓越新聞獎最佳國際新聞報導獎

獲獎作品:《香港專題》(2006)

Art editor Img

郭崇倫 兼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東亞新聞專題


學經歷


1959年出生於台中市,大學先讀台大地質系,後來轉至政治系,畢業於台大政治研究所碩士,獲傅爾布萊特獎學金出國,就讀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班,後轉入新聞界,已工作25年,先在「中國時報」擔任紐約特派記者,後回台北,任職中國時報期間,最後擔任執行副總編輯督導國際新聞與大陸新聞,後曾任商業週刊總主筆、時報周刊總編輯,現任聯合報副總編輯兼影音新聞處國際新聞中心主任、《全球瞭望》節目主持人。 《全球瞭望》為UDNTV的國際時事訪談節目,每周一至周五晚間八時播出,已訪問過的學者專家包括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國立澳洲大學教授懷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凱提、馬英九總統、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卜睿哲、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等。

Art editor Img

蕭富元 兼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採訪寫作二

 

學歷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碩士
台灣大學中文系學士

 

經歷


天下雜誌總主筆(2005年09月-)
天下雜誌出版部總編輯兼總監(1999年08月-2005年07月)
遠見雜誌採訪編輯-主編(1989年04月-1999年07月)

Art editor Img

鄭凱駿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影像報導二

 

學經歷


現任

  • 過癮科技公司 Go Inside創辦人
  • 影視節目監製、編導,擅長國際節目企劃、製作與發行
  • 國內外合作媒體包括:公共電視、華視、myVideo、Discovery頻道、國家地理頻道、AXN頻道、美國歷史頻道、CNN、BBC、美國時代雜誌、英國經濟學人、AJ+、BuzzFeed等
  • 擔任亞洲電視獎、亞洲創意影藝大獎與台灣金鐘獎之評審與召集人

曾任

  • Discovery頻道與TLC旅遊生活頻道台灣與北亞區製作人,參與製作作品超過數百小時紀實節目與紀錄片,其中包括:「台灣人物誌」、「謎樣台灣」、「聚焦台灣」、「瘋台灣」、「龐銚敲敲門」、「一個城市六個朋友」、「台北花博」等
  • 曾擔任多家國際媒體之特約記者、研究員與製作人,合作媒體包括路透社、BBC、阿拉伯半島電視台、Newsweek等
  • 曾任Taipei Times特約撰稿,採訪與撰寫台灣相關主題之專題

獲獎

  • 參與作品獲獎包括:紐約國際電視獎、亞洲電視獎、亞洲創意影藝大獎與台灣金鐘獎等

Art editor Img

詹怡宜 兼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影像報導二

 

學經歷


現職                                             

  • TVBS新聞部副總經理 (2020-)
  • 【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2004-)

經歷                                                     

  • TVBS新聞部總監 (2007-2020)
  • TVBS文字記者、新聞主播、政治組組長、專題組組長、採訪中心副主任、副總編輯兼製作人 (1993-2007)
  • 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 (2005-2006)
  • 聯合晚報政治組記者 (1992-1993)
  • 自立晚報政治組記者 (1991-1992)
  • 中國時報國際新聞編譯 (1988-1989)

學歷                                                         

  • 台大政治系公共行政組畢業 (1984-88)
  • 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公共政策碩士 (1989-91)

獲獎紀錄                                                      

  • 金鐘獎新聞採訪獎「大河戀系列報導」(2000)
  • 金鐘獎文教資訊類主持人獎「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2005)
  • 金鐘獎文教資訊類節目獎「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2009)
  • 國際扶輪公益新聞金輪獎最佳主持人獎 (2010)
  • 星雲真善美新聞獎傳播貢獻獎 (2010)
  • 中華民國傳播管理學會傳播管理獎傳播管理菁英獎 (2015)
  • 美國艾森豪基金會艾森豪學人獎 (2016)

Art editor Img

張潔平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授課領域:兩岸三地新聞專題

 

學經歷


記者,創業者。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系、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講師。Matters Lab 創辦人,曾任香港《端傳媒》總編輯、《號外》雜誌副主編、紐約時報中文網專欄撰稿人、《亞洲週刊》記者,編著出版《香港三年》。曾獲亞洲區及香港、台灣等深度報導及評論獎項十數項,入選2009美國國務院青年領袖計劃、2010亞洲出版協會年度記者、2019Google新聞創新挑戰獎。
 

個人獎項

  • 2021 人權新聞獎-評論大獎〈真相沒死,只是你不再相信了〉歪腦/WhyNot

  • 2020 第十九屆卓越新聞獎-新聞評論獎〈為時代記錄,香港的陷落〉天下雜誌 

  • 2018 第九屆金堯如新聞自由獎-印刷傳媒特別獎〈獨家:劉曉波7月5日最後手稿全文披露,送給劉霞的最後禮物〉

  • 2018 人權新聞獎-印刷傳媒大獎〈獨家:劉曉波7月5日最後手稿全文披露,送給劉霞的最後禮物〉

  • 2018 獨家新聞大獎,亞洲出版協會〈獨家:劉曉波7月5日最後手稿全文披露,送給劉霞的最後禮物〉

  • 2018 環境報導優異獎,亞洲出版協會〈世界最後一片純淨漁場:西非海洋生死劫〉

  • 2017 調查報導優異獎,亞洲出版協會〈重磅調查:銅鑼灣書店一年後,禁書讀者、作者與岀版商之死〉

  • 2013 人權新聞獎 -中文雜誌優異獎〈抗命宣傳部:南周事件系列〉

  • 2012 調查報導大獎,亞洲出版協會〈呼嘯村莊: 烏坎的死亡與反抗〉

  • 2011 突發新聞大獎,亞洲出版協會〈青海地震救援真相 寺院發揮獨特角色〉

  • 2011 張國興青年傳播人獎〈玉樹地震系列報導〉

  • 2010 年度記者,亞洲出版協會

  • 2010  調查報導大獎,亞洲出版協會〈四川宣傳幹部馮翔之死幕後〉

  • 2010  人權報導大獎,亞洲出版協會〈艾未未們維權拒絕悲情〉

  • 2010 環境報導大獎,亞洲出版協會〈保護南京古都街區對抗房地產暴利〉

  • 2009 環境報導大獎,亞洲出版協會〈成都環保風暴,公民抗議地震帶建石化廠〉

  • 2009 人權報導優異獎,亞洲出版協會〈胡佳現象台前幕後,中國維權最新模式〉

  • 2008 獨家新聞優異獎,亞洲出版協會〈西藏談判僵局,達賴特使密晤京官內情〉

  • 2008 環境報導大獎,亞洲出版協會〈環境危機催生中國新民主運動〉

  • 2007 評論寫作大獎,亞洲出版協會〈揭開學術腐敗,防止動搖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