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兼任教師

Art editor Img

谷玲玲   副教授

聯絡電話:(02)33663122
E-mail:linlinku@gmail.com
授課領域:傳播統計、資訊科技與資訊社會、新聞英文寫作、媒體實習
研究專長:傳播科技、媒體管理、網路傳播、大眾傳播


學歷


密西根州立大學大眾傳播博士
德州大學AUSTIN分校新聞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士



經歷


元智資訊傳播科技系(2009.11-2009.11)
台大新聞所代所長(1997-2000)
交大傳播所副教授(1992-1996)
台大新聞所(現職)副教授(1992-)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學助理(1987-1999)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新聞寫作(1986-1991)
The Daily Texan, the student newsaper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Copy Editor(1983)
Central News Agency, the largest news agency in Taipei, Taiwan, which has news bureaus all over the world.Reporter(1980-1982)
China Post, the only English daily in Taipei, Taiwan.Staff Reporter(1979-1980)


專書


2006出版年鑑,行政院新聞局,台北,2006

 

著作目錄



1. Shuchu Sarrina Li, Linlin Ku, Yuli Liu (2013, May). Using Roger'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Model to Examine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Public Television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edia Management, 15(2), 99-118.
2. 谷玲玲(2013年12月)。由各國原住民媒體運作展望臺灣原住民族電視臺前 景。原住民族文化傳播學刊,5, 4-26。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3. 谷玲玲(2013年01月)。網路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揭露。資訊社會研究,24, 1- 26。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專書論文
1. 谷玲玲(2017年06月)。美國OTT TV的創新服務與經營模式。OTT TV的創 新服、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ISBN:978-957-11-9178-2)(頁87-113)。台 北市:五南 。
2. 谷玲玲(2016年09月)。公共媒體的創意與創新。數位匯流時代:創新、創 意、創世紀(ISBN:97886-6893-79-9)(頁291-318)。台北市:風雲論壇。
3. 谷玲玲(2016年03月)。大數據與新聞報導。大數據與未來傳播(ISBN: 978-957-11-8548-4)(頁 212-243)。臺北市:五南。
4. 谷玲玲(2015年09月)。數據新聞與記者的未來。「大數據、新媒體、使用者」 論文集(ISBN:9789866893728)(頁 173-200)。台北市:風雲論壇。
5. 谷玲玲(2014年10月)。數位匯流時代的公共媒體-以我國公共電視為例。 數位包容與寬頻社會論文集(ISBN:9789866893681)(頁 187-229)。臺 北市:風雲論壇。
6. 許文宜、谷玲玲(2014年05月)。英國數位電視與新媒體平台。數位電視與新 媒體平台之政策與發展策略(ISBN:9789862981467)(頁 65-120)。臺 北市:揚智文化。
7. 谷玲玲、戴豪君(2014年05月)。美國數位電視與新媒體平台。數位電視與新 媒體平台之政策與發展策略(ISBN:978-986-298-146-7)(頁 35-63)。台 北市:揚智文化。

研討會論文

1. Shu-chu Li, Yen-shen Chen & Linlin Ku (2017, Jun). A Niche Analysis of Thre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Examining the Competition among Facebook, Line, and Email.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Society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Kyoto, Japan.
2. Linlin Ku, Shu-chu Li (2017, Apr). Motivational Consumption of Science News. MIRDEC-3rd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Economics, Business and Education, Budapest, Hungary. 本人為第一作者.
3. Linlin Ku (2015, Ma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novativeness and Adoption of Energy-Saving Behavior: The Case of Social Media User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San Juan, Puerto Rico. MOST 100-2511-S-002-009-MY3.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4. Linlin Ku (2014, Jul). Users of Social Media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Warming.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Hyderabad, India. MOST 100-2511-S-002-009-MY3.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 者.
5. Linlin Ku, Shuchu Li (2013, Nov).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Coverage: A Case of Taiwan.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 Research Paradigms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 Dubai, UAE.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6. 谷玲玲 (2013, Oct). Online Social Media Engagement and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Warming. 傳播與科技研討會, 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 NSC 100-2511-S-002-009-MY3.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7. Linlin Ku (2013, Ju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Warming Through Online social Media Engagemen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nual Conference, Dublin, Ireland. NSC 100-2511- S-002-009-MY3.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8. 陳信佑,谷玲玲(2016年11月)。即時通訊與遠距家庭的親子關係。第八屆 海峽兩岸傳媒論壇。本人為通訊作者。
9. 陳冠倫、谷玲玲(2014年10月)。網路社交媒體中的人際關係維繫-以 Facebook與LINE為例。傳播與科技研討會,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本人為通 訊作者。
10. 谷玲玲(2014年04月)。創新傾向及地球暖化議題理解參與之關聯性研究- 以網路社群媒體使用者為例 。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第六屆年會,新竹 縣。科技部:100-2511-S-002-009-MY3。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11. 谷玲玲(2013年11月)。由各國原住民媒體運作展望臺灣原住民族電視臺前 景。第二屆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化與傳播學術研討會,宜蘭縣佛光大學。本 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12. 蔡秉宏,谷玲玲(2013年10月)。一心多用:上網同時使用其他媒體的動機 與行為研究。傳播與科技研討會,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本人為通訊作者。

我國公共電視體制之政策定位與治理研究(2009.06-2010.02)研考會

 


參與活動服務


(社會服務)NCC 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迄今)委員會委員

Art editor Img

陳順孝 副教授

個人網站:http://www.ashaw.org

授課領域:傳播與社會創新

研究領域:新聞編輯、內容策展、數位敘事、新媒體創業、公民新聞、獨立媒體、媒體素養

現職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副教授
輔仁大學傳播學院傳播創新研究中心 主任
生命力新聞 編輯人
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 執行委員
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 理事
報導者文化基金會 監事
關鍵評論網 監事
公共電視 第六屆董事
 

學歷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學士



經歷


自由時報 編輯(1988-1994)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專任講師(1994-2008)
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 兼任講師(1993-1996)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兼任講師(1999-2000)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共同編輯人(2009-2013)



專書


陳順孝編(2015)。《新聞創業相對論》。台北市:優質新聞發展協會。
陳順孝(2007)。《打造公民媒體》。新北市:輔大出版社。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學術期刊與專書論文


陳順孝(2014)。〈記者獨立之路:臺灣獨立記者的維生策略與互助機制〉。《傳播研究與實踐》4卷2期,頁25-54,2014年07月
陳順孝(2013)。〈網路新聞敘事的實踐與反思〉。《傳播管理學刊》14卷1期,頁 1-21,2013年06月。
陳順孝(2012)。〈探尋新聞事業的活路:輔大《生命力新聞》的研發與反思〉。《台大新聞論壇》11期,頁143-152頁,2012年2月。
陳順孝(2012)。〈網路社會動員的繼往開來:反國光石化運動中的社會科技基礎和行動策略演化〉。《傳播研究與實踐》2卷1期,頁 19-34,2012年01月。
陳順孝(2007)。〈網路巨變前夕的媒體數位化實驗:在全民媒體浪潮中回應和延伸許瓊文教授的創新研究〉。《中華傳播學刊》第11期,2007年6月出版,頁49-58。
陳順孝(2006)。〈揭開新聞真實建構的內幕——讀戴定國《新聞編輯與標題寫作》〉。收錄在《新聞學研究》第86期,2006年1月出版,頁177-182。
陳順孝(2015)。〈網路公民行動的集體演化:從搶救樂生院、野草莓運動到太陽花運動〉,收錄在洪貞玲編《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頁58-81。台北市,大塊文化。
陳順孝(2014)。〈獨立媒體「小」革命一一自主、專注、公 義的新聞實踐〉收錄在羅世宏、童靜蓉編《社交媒體與新聞業》,頁221-236。台北市,優質新聞發展協會。
陳順孝(2014)。〈創用者的媒體素養〉。收錄在陳炳宏、柯舜智、黃聿清編《教學與學教─高等教育媒體素養教學參考手冊》,頁173-184。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吳宜蓁、陳順孝(2014)。〈啟動「傳播創新」:新聞教育改革的探索〉。收錄在史安斌編《全球傳播與新聞教育的未來》,頁392-398。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陳順孝(2013)。〈編輯權的巨變前夕〉。收度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編《傳媒關鍵概念:傳媒素養教材》,頁58-62。高雄市:巨流。
陳順孝(2013)。〈報導切身議題、促進社會公義〉。收度在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編《傳媒關鍵概念:傳媒素養教材》,頁87-92。高雄市:巨流。
陳順孝(2011)。〈台灣公民媒體 從邊緣走向主流〉。收錄在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編《媒體改革 漫漫長路:紀錄與反思(1999-2009)》,頁216-231。台北市:同喜文化。
陳順孝(2011)。〈編輯群眾智慧:新聞網摘的敘事結構和編寫策略〉。收錄在輔仁大學傳播學院編「媒介生態變遷衝擊下的創新、挑戰與社會參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頁255-283。新北市:輔仁大學傳播學院。
陳順孝(2010)。《媒體識讀》。收錄在林端編《公民與社會(一)》,頁110-133。台北:三民書局。
陳順孝(2009)。〈暴力陰影下的報導策略〉。收錄在馮建三、魏玓編《示威就是傳播:台社傳媒讀本》。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陳順孝(2009)。〈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的發展與挑戰〉。收錄在《台灣傳媒再解構》,頁239-27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陳順孝(2008)。〈挑戰大眾媒體:台灣戰後公民媒體的演變與茁壯〉。收錄在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戰後台灣媒體與轉型正義論文集》,頁171-204。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順孝(2007)。〈網路公民行動的政治潛能〉。收錄在李丁讚等著(2007)《第三社會的想像:超越對抗,走向共同未來》。頁181-191。台北:天下文化。
陳順孝(2007)。〈公民媒體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收錄在:中國新聞學會編《新聞年鑑1997-2006》。台北:中國新聞學會。
陳順孝(2006)。〈公民奮起辦媒體:公民新聞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收錄在:中央通訊社編《2007世界年鑑》,頁42-44。台北:中央通訊社。
陳順孝(2006)。〈報業傳奇:戰後台灣報紙新聞簡史〉。收錄在經典雜誌編《台灣人文四百年》,頁190-197。台北:經典雜誌出版。
陳順孝(2005)。〈台灣報紙版面政治學初探——1945-2004 重大事件的新聞建構〉。《台灣史料研究》第24 號,頁148-174。

 

研討會論文


陳順孝(2012)。〈在地發聲、遠距協作:《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媒體運作與報導實踐 〉。「原緣不絕:數位典藏、在地參與永續發展」原住民族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台北市,臺灣,2012年10月19日。
陳順孝(2010)。〈編輯群眾智慧:新聞網摘的敘事結構和編寫策略〉。2010年第8屆「媒介與環境」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縣,臺灣,輔大傳播學院、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澳門大學傳播系/傳播與新媒體研究所,2010年11月20日。
陳順孝(2009)。〈探尋新聞專業與群眾智慧的交集——輔大新傳系《生命力新聞》的網路敘事實驗〉。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會「數位時代的新 聞教育挑戰- 實習媒體的知 識、課程設計與實作」Panel宣讀論文。新竹,2009年7月6日。
陳順孝(2006)。〈從公益新聞、公共新聞到公民新聞:輔大新傳系《生命力新聞》的十年探索〉。「2006年夏季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社區大學與公民新聞學的對話」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台北,2006年8月26日。
陳順孝(2006)。〈打造自己的媒體:web2.0時代的新聞網站建構〉。「當代媒體生態問題探討」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香港,2006年9月24日。
陳順孝(2005)。〈新聞編輯的實踐:編輯人與情境互動的個案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學術研討會Panel論文,台北,2005年7月15日。  

Art editor Img

王振濃 Keith C. Wang 助理教授

電郵:keithcwang@gmail.com

 

學歷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電腦科學博士

交大資工所碩士

台大新聞所碩士

 

經歷


社群品牌「研究生」創作者

三創育成中心 駐點創業家

Pointimize 創辦人暨 CEO

台達電子專案經理

 

研究領域


計量新聞學,社會計算,網路社群研究,數位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