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本所介紹

籌設源起


隨著傳播科技的演進一日千里,當代人文社會學術研究在廣度和深度上也大幅拓展,各種媒體無遠弗屆地普及全球每個角落,提供大量的資訊、解釋、教育、和娛樂,形塑著整個社會和時代的文化及價值觀。
 
其中,新聞傳播專業實踐是媒體現象中最重要的一環,相關的分析研究亦逐漸厚植其理論和範型,成為人文社會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也是臺大為何在拒絕新聞科系50年後,終於改變認識,肯定新聞傳播科系具有專業的社會價值和學術內涵,在1991年設立了臺大新聞研究所(以下簡稱「本所」)。
 
本所的設立是學術界和媒體界共同催生的成果:1986年間,一場來自臺大社會科學界和媒體界的領導者的聚會中,提出了倡議成立本所的發想,經過比較國內外的新聞院校制度後,決定以培養臺灣新聞界的進階人才,以及提升臺灣新聞專業水準為宗旨,並且與臺灣既有的新聞院校有所區隔。於是,仿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實務訓練模式,於1991年成立了臺灣第一所以提升新聞傳播專業實務為宗旨的研究所。
 
難能可貴的是,透過當時《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先生以及該報系「美加新聞中心」主任張作錦先生等人的協助,邀請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喻德基教授,返國主持本所的創辦,擘劃出凸顯新聞傳播專業實務訓練的體制,包括專業實務師資、系統性的專業課程、以新聞作品取代傳統學術論文等重要制度。
 
本所雖然原師法哥倫比亞大學的新聞研究所,但是,為配合臺灣的教育制度和媒體環境,也發展一些明顯的差異。例如,哥倫比亞大學的新聞研究所是一個完全以進階實務訓練為主的研究所,所裡的專任師資全部都是實務界資深工作者,而且,該所地近美國首府和商業中心,也是國際新聞採訪核心,建制龐大,每年學生人數高達200人以上;而本所在我國教育體制下,則強調必須兼顧學術要求及規範,並符合一般研究所的兩年學制;同時,專任師資仍需通過學術品質審查,專業實務教師則聘請業界資深優秀的工作者兼任授課。
 
由於本所招收的是有志於從事新聞傳播專業的同學,不限科系,又有眾多優秀的業界實務教師;畢業論文也可以採取深度採訪的作品形式,在國內新聞傳播教育界,仍獨樹一格,吸引著有志於進入新聞傳播領域的各科系畢業的年輕朋友。
 
本所成立至今已將近20年,在歷任所長和全體教職員工生的共同努力下,無論在師資、課程、招生、考核等各方面,均能堅持設所宗旨:「培養臺灣新聞界的進階人才,及提升臺灣新聞專業水準」,建立完整一貫的制度和做法。
 
近年來,配合臺大整體的教育宏旨和環境,不斷深化和擴充原有的設所宗旨,並訂定本所的教育目標為:「培養新聞傳播之技藝與智能、訓練獨立思辯及尊重多元之公民意識、提升國際視野、以及加強具備學術領域專長之新聞人才」,以符合臺大全校之總體目標:「關懷社會與全球視野的社會中堅和領導人才,貢獻於促進國家與人的永續發展」。
 
為達成上述教育目標,本所在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事務、研究與專業表現等,歷年來持續集思廣益以期結合實務與理論,融入課程及教學、深化研究、提升學習成效。透過師生、校友、以及國內外各界專家學者的諮詢交流,不斷反省改善。
 
面對當前自然與人文環境的巨大變動,以及媒體科技的快速變遷,新聞傳播教育如何培養具有思辯能力和創意實踐的人才,配合媒體匯流的新趨勢、以國際的視野,促進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的健全發展,服務公平正義的全民福祉,實為本所之重要使命。
 

 

歷年沿革與重大事件


(一)籌設初期延聘師資
 
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喻德基教授,自1989年起應校長孫震先生之禮聘返臺籌設新聞研究所並擔任首任所長,一手建立臺大新聞所標榜專業實務訓練的基本規模。第一屆招生考試僅招收12名,報名人數達600人以上,十分轟動。當年聘請曾任美國UPI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特派員的客座副教授Neal Robins來台授課,同時並禮聘當時中國時報總編輯黃肇松先生、聯合晚報社長張作錦先生、中央社社長洪健昭先生、及攝影名家張照堂先生、和D. H. Shapiro (美國時代周刊駐臺特派員)等,分別擔任採訪寫作、新聞編輯、媒體實務、新聞攝影、深度採寫專題等課程的兼任教師,教師陣容確為一時之選。
 
(二)新聞所新館落成
 

新聞所創所之初,雖設於法學院,但徐州路法學院校區已無空間;因此,由校方撥出辛亥路三段30號國青大樓5樓(這是當時臺大借給救國團做為來臺國際青年的宿舍,五樓改裝為新聞所辦公室和教室)提供新聞所師生使用,空間雖然不大,但師生間距離較為親近。當時法學院院長戴東雄教授在規劃法學院遷返臺大校總區時,倡議讓甫成立的新聞所先有一個安定的空間,並得到當時其他法學院系所主管的支持,列為遷院第一期的系所。新規劃的系館設有80坪的新聞攝影棚、6間剪接室、後製室、副控室、暗房等媒體專業教室。除此之外,並設有圖書室(專業圖書逾四千冊)、電腦教室、會議室、和視聽教室等,設施完善,是個理想的教學環境。
 
(三)增加理論與研究方法課程
 
原任政大廣播電視系副教授張錦華,1992月應聘至臺大並被聘為第二任所長,任內在實務課程之外,增加傳播理論和研究方法等課程,增設學術論文寫作的規定。相較於美國哥倫比亞新聞學院以一年的實務訓練為主,臺大新聞研究所提供了兩年的課程,並兼顧學術理論課程,因此與前者已有所顯著不同。在師資方面,陸續聘任林鶴玲老師、彭文正老師、谷玲玲老師等。
 
(四)增加招生人數
 

新聞所設立時,每年招生僅12人,報考者則每年均超過300人,錄取率均低於5%,是臺大各科系中錄取率最低的科系之一。當然這也是由於解嚴之後,媒介市場開放,媒體數量大幅增加之故;同時,近年來電腦、衛星、網路傳輸等傳播科技發展迅速,也使得媒體在全球化發展中的重要性益增。為因應此一需求,新聞所於1997年增加招生人數為24人;同時配合教育部規劃的多元入學方案,採取一般生及在職生的考試、甄試,和外籍生申請入學等多樣的入學管道,學生的特質也更多樣化了。
 
(五)分組教學
 
在增加招生人數的同時,本所也因應媒體專業特性,以及寫作深度報導與學術論文等不同的需求,開始規劃分組教學;1997年8月開始正式分為「研究組」與「專業組」,而「專業組」也再區分為「電視媒體實務」與「網路媒體實務」,並配合開設相關之系列課程,學生可任選一項修習進階的媒體實務課程。不過,這項區分限制修課彈性,目前已取消。
 
(六)課程多元化並提升設備

臺大新聞所致力於課程多元化,並提升電腦及網路設備,以期改善研究與教學環境。另外也為了強化深度報導碩士論文品質,跨校跨系結合師資開課,並推廣各類專業課程講座、新聞專題工作坊等工作,推動跨領域合作發展。

2021年,本所成立屆滿30年,在歷任所長和全體教職員工生的共同努力下,無論在師資、課程、招生、考核等各方面,均能堅持設所宗旨:「培養臺灣新聞界的進階人才,及提升臺灣新聞專業水準」,建立完整一貫的制度和做法。

 

為了達成本所的設立宗旨與教育目標,本所多年來也發展出實踐策略,具體落實在課程設計、教師教學、學生事務、研究表現等方面。經由具體的實踐,本所在國內新聞教育,深具特色,說明如下:


1. 落實專業實務師資教學制、結合新聞實務脈動

本所延聘實務界優秀傑出之資深專業人士擔任實務課程教師。實務教師在獲聘本所教師時,已是資深的新聞工作者,並在專業工作上有傑出表現,受到學界與業界肯定。多年來,本所的實務教師,不但協助指導研究生畢業論文,也與本所專任教師合作,帶領學生從事深度報導專書之出版

近三年來,本所推動「臺大新聞研究所【傑出記者】駐所計畫」,延攬當年度的傑出新聞工作者到本所演講、開課、成立工作坊以及推動專書寫作專題計畫等,學生在實作中學習到優秀記者的典範。

此外,本所也運用教育部「擴大就業方案」,延聘專業教師一名,協助建立網路「新聞平台」,作為學生發表與探索數位新聞的園地。
 

2. 提供五大類課程,結合校內外資源

如前所述,本所的設立宗旨為「提升新聞專業」,理論與實作並重。根據此設立宗旨,本所建立課程體系。核心必修課程包括「專業理論與法規」與「專業智能實作」。本所不斷強化內容,如理論課程應以新聞實務上的議題與案例為討論的起點。本所也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如大多數的核心必修課程均已改為小班上課。本所並根據四大教育目標,發展五個延伸選修課程(包括「理論/方法」、「媒體公民意識」、「國際視野課程」、「學域專長」以及「專業實作」)。
歷年來,本所並根據新聞傳播的變遷,不斷開發新的專業課程(如「雜誌企劃實務」、「網路傳播實務」),深化「理論與方法」課程,並不斷與臺大相關系所合作,擴充「學域專長課程」,推出新聞學與相關領域結合的新課程。


3. 「從做中學」的專業實務課程教學

本所強調「從做中學」,小班制教學、個別的作業討論等,務期學生能夠在實作中同時增進新聞技藝智能,以及反思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角色與倫理。本所教師並帶領學生從事相關的書寫計畫以及網路出版等。


4. 結合新聞理論與實務的課程設計

本所的實務課程,是由優秀的資深新聞工作者擔任。理論課程的教學以新聞實務的問題為導向;而針對實務問題的分析,也深化了理論的研究。同時實務老師也與專任教師合作,率領學生「從做中學」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深度報導計畫。因此,本所的辦學發展出獨具的特色,特別強調實務與理論的結合。


5. 進行多元的國際交流

為了提升全球化視野,本所主要有以下作法(1)開設全球化新聞傳播等相關課程(2)加強國際學術機構的交流,提供交換學生機會(3)提供小額獎助金以鼓勵學生出國發表論文。


6. 企劃出版深度報導專書

本所為了落實「從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強調新聞實務的專業訓練,結合教學與實作,培養學生發揮創意。本所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深度採訪報導寫作計畫,從實作中深化專業技藝與知識素養,並呈現創作成果,分享給社會大眾。

 

 

環境設備

本所除了一般課用教室外,尚有電腦教室、視聽教室、暗房、影棚等實際操作學習之教室,教室的配置相當符合學生學習之需要。平均每3位同學使用1台電腦教室電腦,每5位同學使用1組暗房沖片設備,每2位修課同學使用1套攝影設備;此外,新聞影棚之錄影剪接副控音效字幕燈光等設備,皆接近專業影棚之水準,其質與量不論於教學及論文習作之用途,均能供應無虞。
 
值得一提的是,本所學生皆配有研究空間,碩士班一、二年級學生每人配有1組桌椅、書櫃,本所在學學生亦有1間獨立的學生交誼廳,滿足學生研究學習與互動的需求,因此學生在學期間互動密切,在學業及生活上,得以得到同儕扶持,共同成長。

(一)第一任所長喻德基教授(1991-1992)

(二)第二任所長張錦華副教授(1992-1997)

(三)第三任所長谷玲玲副教授(1997-2000)

(四)第四任所長林鶴玲副教授(2000-2001)

(五)第五任所長張錦華副教授(2002-2006)

(六)第六任所長彭文正副教授(2006-2009)

(七)第七任所長林麗雲副教授(2009-2012)

(八)第八任所長洪貞玲副教授(2012-2015)

(九)第九任所長王泰俐教授(2015-2016)

(十)第十任所長林照真教授(2016-2018)

(十一)第十一任所長谷玲玲副教授(2018-2021)

(十二)第十二任所長洪貞玲教授(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