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最新消息

【專訪榮退教授】張錦華:傳播研究是對生命意義的反思 讓人寬容勇敢面對世界

台大新聞所榮譽教授張錦華的認真與嚴謹,不只展現在教學與研究,連接受訪問時也見微知著。當我們在兼任教師研究室面對面坐下,關切張老師的退休心得,她隨即抖開一疊紙,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畫線與註解,是事先根據訪綱擬好的答案。這疊紙上,寫的是她這些年在新聞所任教的點滴。

記者/劉騏瑋

 

張錦華認為,即使退休,也依然會持續投入自己關心的社會議題。(攝影/劉騏瑋)

台大新聞所成立於解嚴後的1991年,隔年張錦華即應聘任教,是所上第一位正式老師。長年的教學研究生涯中,張錦華先後出任3任所長,樹立新聞所重要發展方向,誠如她在新聞所三十周年校友重聚中所言:「新聞所好的壞的,都算我的!」

張錦華是台灣少數批判傳播研究先驅,長年開授傳播理論、質化研究方法、多元文化等課程。回顧教書生涯感到最有意義的事,「現在想起來,都是師生一起參與各式倡議、改革活動的經驗」。張錦華展現批判研究的知行合一認為結構批判的理念能走出書本,應用於主體實踐對她來說格外重要。「我們從理論出發,試著對社會上充斥的各種媒體亂象提出實際解方。」她細數這些年曾參與過的各式媒改運動,包括譴責瘦身廣告、反媒體置入、反媒體壟斷等,彷彿這些事情昨天才剛剛發生。「在教學的同時,透過參與社會運動,不只維護新聞環境,也凸顯社會多元民主價值。」

張錦華的教學與實踐,也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她觀察,新聞所的師生普遍都有種對公眾事務的關懷與正義感。在幾次的倡議活動中,不只所內師生自發參與,也能看見許多畢業校友的身影,大家集結起來以不同方式聲援議題。「關心公共事務的同時,團隊合作很重要。像是反媒體壟斷大遊行那時候,走在街上,不知不覺新聞所校友們就都走在一起了,大概來了70多位吧。」她回憶道。這群曾在「華府」中學習的學生,令張錦華念念不忘,而學生即使畢業之後也時常往來,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

另外,每年舉辦的各大新聞獎得獎名單上,都能找到新聞所學生、校友的名字。「這些都讓我覺得,(台大新聞所)真的有達成當初設所的目標,」張錦華表示,雖然不見得每位同學最後都會選擇進入新聞業,但是對於那些以新聞傳播為職志的人,所上的學習經驗能提供他們深耕下去的能力,讓他們在自己的專業上發光發熱,對老師而言就是最好的收穫。「任教這麼多年來,我也體會到,傳播研究其實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反思。」張錦華認為,這不只讓她能以更寬容、關懷的心態看待周遭人事物,也更有勇氣去面對真實、面對世界。

張錦華於2022年6月正式榮退,但仍應新聞所之邀繼續兼課,開設「多元文化論與傳播研究」,獲得學生熱烈好評。她說自己沒有特定的開課規劃,未來應會不定時穿梭在各級校園,講述基礎的媒體素養相關內容。此外,關於俄烏戰爭、假訊息、性別族群,以及法輪功的修煉與弘法,這些原本就深耕的領域,即便離開了學院,她也會繼續關注。「現在不是都說樂齡老化嗎?隨著年紀增長,身心靈的照顧也很重要,要活到老學到老。」她笑著說。

傳播環境因科技革新而面臨劇烈變化,張錦華認為,網路媒體的興起雖然促進了社會的多元對話,某種層面上卻也加劇了同溫層的形成與群體對立。「所以回到根本,媒體素養其實還是最重要。」她肯定台灣現已有許多深耕長篇專題的優質媒體,也認為若每個人都願意接觸不同立場的意見,社會才能有真正的多元與包容。

轉眼間,張錦華的退休生活已是現在進行式,對她來說,人生下半場最大的變動就是搬家到桃園,「以前從宿舍走到所上只要5分鐘,現在通勤都至少要1小時起跳!」生活圈從台北挪移到桃園,一切都需要重新適應。不過張錦華似乎依舊怡然自得,「這也是人生的功課,」她笑說,「就是要隨遇而安、享受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