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國際》成立於2015年,為臺灣知名的國際新聞媒體。在沒有駐外記者、沒有充足人力的情況下,《轉角國際》四位編輯每日選擇重要或自己拿手的題目,蒐集國際各大通訊社、媒體的新聞,或追蹤國際新聞記者的Twitter,深入剖析國際事件,也透過Podcast讓臺灣公民更貼近國際新聞。
臺大政治所學生會與新聞所學生會合辦《國際新聞的幕後:udn Global 轉角國際主編講座》,5月19日邀請《轉角國際》主編林齊晧分享國際新聞編輯工作的甘苦談。他表示,即時國際新聞產製過程是急迫的,有些新聞在社群上推播,也要學著接受大眾不友善的言論,這些都是編輯工作上的難處。
記者/林思皓
點此往Medium閱讀
「轉角國際的工作很像在寫申論題,自己想一個題目,在早上兩個小時當中寫完。」林齊晧分享,每天早上開會確定當天要做的題目後,中午前便要交出2000到3000字的稿。題目來源除了當天國際各大媒體頭條新聞外,《轉角國際》每個編輯也會從自己擅長的領域選題,有時觀眾也會提出有趣的題目請他們做。
「我們的評論文章是夾敘夾議的,但論述要有證據,用合理的邏輯說明。當我沒有把握的時候,寧可不要價值的判斷。」林齊晧表示,通常編輯撰稿時會參考通訊社的第一手資料,或外媒主流媒體、當地電視台等,也會追蹤個別的記者或專家的Twitter,偶爾也會直接採訪當事人或當地記者。
林齊晧也表示,臺灣人普遍較不重視國際新聞,臺灣也欠缺具國際影響力的媒體。他也提及,許多人會問他們:「如何用臺灣視角寫國際新聞?」但他認為,比起「臺灣視角」,更重要的是如何好好把故事說清楚。如安倍晉三逝世,許多臺灣媒體都提及其「友臺」的立場,但他認為關於這個人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寫,「主流媒體沒有解釋的,就是我們要努力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