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活動資訊

【紀錄】【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 — 講座紀錄】走入生命的田野,在場的重要性

當AI時代來臨,為何我們還需要走入現場?幾位非虛構寫作者以自身「在場」的經驗說明,唯有進到他人生命的田野,才能挖掘出不被看見的歷史故事,才能避免被偏頗的資訊框架住,才能真實感受到人的溫度與情緒。

 

5月5日,「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於臺大新聞所舉辦講座,由創辦人張潔平主持,邀請兩位獎學金得主: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及國際新聞記者陳映妤分享他們「在場」寫作的經驗,同時也請獎學金評委、台北藝術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顧玉玲分享非虛構寫作的技巧與重要性。

 

記者/林思皓

點此往Medium閱讀 

 

Art editor Img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分享她阿嬤的故事,也帶出臺灣礦業發展脈絡及其「在場」寫作的經驗。(攝影/林思皓)

從阿嬤的故事,看見臺灣礦業的縮影

「我以為那是垃圾信。」戴伯芬於電子郵件中看到「在場」獎學金的資訊時,一度以為是詐騙訊息,不過深入了解後,讓她下定決心提案申請,因為她剛好想要寫她阿嬤的故事。

 

戴伯芬的外婆張曾桂女士曾經是臺灣的女礦工,一生與臺灣礦業的興盛綁在一起。「臺灣有女礦工嗎?女性下礦坑不是禁忌嗎?」戴伯芬持著這個問題意識,深度訪談了解自己阿嬤張曾桂擔任女礦工的故事。她發現當時女礦工要做的事情與男礦工無異,但薪水較低,且在男性為主的工作環境中易受性騷擾。張曾桂的先生35歲便因礦災去世,她一肩扛起四個孩子與一個婆婆的家庭,在礦場工作到退休。

 

真實的故事,好好地說

顧玉玲引用班雅明的比喻,說故事的人有兩種人,一種是在當地深耕的農夫,一種是到外地採集的水手,而本次講座的戴伯芬就是農夫代表,而陳映妤就是水手代表。

 

無論在哪種田野環境中,顧玉玲表示,田野永遠沒有夠的時候,「我只能掌握目前我所知道的資訊,盡其可能靠近真實,但也不要壟斷真實,因為真實一直在改變當中。」她進一步表示,田野讓人了解自身的侷限性,發現原來不知道的事還這麼多,必須盡可能鬆開視野的邊界。

 

第三季「在場 · 非虛構寫作獎學金」徵件時間至6月1日截止,張潔平鼓勵有志從事華文非虛構寫作的朋友,可以在時間內至官網提交寫作計畫報名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