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實資訊滿天飛的世代,你對新聞媒體是否還抱持希望?2月22日,臺大新聞所學生會與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合作,主辦《A Thousand Cuts》紀錄片放映會。該片揭露在菲律賓杜特蒂強人政權下,獨立新聞媒體Rappler因批評時政而遭迫害,創辦人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雖被判刑但仍堅守其對新聞的價值,於202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放映會由社科院四系學生會協辦,吸引一百多名學生參與。
記者/林思皓
點此往Medium閱讀
映後座談由臺灣事實查核基金會顧問黃兆徽主持,邀請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真相製造》作者劉致昕分享,在獨裁政權下,媒體人堅持追求真相的勇氣與可貴之處。同時,在假訊息當道的傳播生態中,堅守民主與專業價值更顯重要。
強權政府卻讓人民充滿笑容 堅守的價值是對還是錯
現任美國國際民主協會印太區資訊健全計畫顧問的劉致昕,剛從菲律賓回到台灣。「我五天內拜訪了二、三十個NGO,他們也跟我分享他們的挫折。」如紀錄片中的選舉造勢畫面,積極掃毒而不惜法外處決好幾萬人的杜特蒂,即便他殘暴冷血、侵害人權,卻仍有好幾萬菲律賓人民因他臉上掛滿笑容。「這些笑容也讓這些NGO工作者懷疑,他們的努力是否真的能讓民主朝向正確的方向,還是只是一廂情願?」
強權政府也善用不實資訊來操控人心,負責研究印太地區假新聞與公民科技議題的劉致昕,分享學者對菲律賓選舉不實資訊傳播的研究。2016年時的不實資訊,是透過機器人帳號與酸民到處傳播,採用網絡式的攻擊;到了2019年,這些人開始「創新自己」,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需求,滲透到更多的地方以達到普及化;而最近一次2022年的總統大選則發現,無論是平台政策、對選舉獻金抑或是新聞媒體的法律規範,都已經跟不上這些行動者的策略創新,如政治獻金不再是直接資助,而是透過「買假帳號」、「買貼文」的方式進行,但法律卻無相關規範。
紀錄片中,瑞薩於編輯室內對所有記者問:「我們有希望嗎?(Do we have hope?)」劉致昕表示,看完這句話他心裡很沉重,也不覺得這只發生在菲律賓而已。他向大家提問:「你們如果在那個編輯室裡面,你的總編輯問你:『Do we have hope?』,你們會接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