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浪潮下民眾接收新聞的習慣改變,也危及傳統媒體的營收及影響力。該如何因應平台對傳統媒體經營型態的破壞,學者專家及媒體業者認為,應致力於產製優質內容、加速數位轉型,並優化閱聽人體驗,同時也應向平台爭取合理的分潤以維繫生存。
記者/劉騏瑋
點此往Medium閱讀
臺大新聞所於12月9日舉行年度研討會,以數位時代下的傳播新趨勢為題,邀集學者專家、媒體主管共同探討新聞實踐、資訊操控及平台管理等議題。應邀發表專題演講的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指出,公共媒體應承擔「為民主服務」的使命,以及透過發展OTT平台進行數位轉型的目標,除了製作更多優質原創內容、加速數位轉型,也應從組織角度思考如何擴大自身影響力。
臺灣大學新聞所教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林麗雲表示,媒體轉型與民主政治緊密相連,「在媒體數位化轉型、平台化時代來臨的當下,民主政治是否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深化,就變成重要的觀察點。」平台的蓬勃發展,限制了大眾對公共媒體的擴大想像。她認為,這需要透過長期的論述,包括思考新聞議價,以及從中建立數位公地(digital commons)的可能性。
新上任半年的公共電視董事長胡元輝說,公視的使命除了與民眾產生連結,更希望能做到感動人民。他進一步提出兩種公共想像的辯證,包括公共媒體承擔「為民主服務」的使命,以及透過發展OTT平台進行數位轉型的目標。「公視應該超越多樣性,滿足這個社會裡所有族群的需求。」胡元輝指出,公共媒體除了新聞資訊的傳遞服務,更應負起培育、促進公民參與的責任。體質小而美的公視,雖然擁有15%高黏著度的忠誠粉絲,近年在戲劇上的表現也非常亮眼,卻依舊面臨商業媒體獨大的媒體現況。「理想的媒體結構,應該是公共電視、商業電視與另類媒體的三足鼎立,而非獨大、偏厚哪一方。」
同樣身為公廣集團一員,華視總經理藍宜禎認為,面對數位轉型的洪流,唯有好的內容才能吸引到閱聽眾,「我們以開精品店的精神,做好每一條新聞。」在產製新聞的實務面,華視不希望為了搶即時,發布未經求證或破碎式的訊息,注重事件的完整敘事。
ETtoday總編輯林妏純則表示,在流量當道的媒體環境中,社群守則已經漸漸等同編輯方針,對傳統媒體來說,不論社群人力、內容產製或營收都是挑戰。她觀察到疫情之後台灣閱聽眾愈來愈習慣閱讀長篇文章,相信深度報導仍有其重要性,「若閱聽眾對好內容的需求提升,也會促進新聞產製的改變。」
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則指出,從報紙到網路媒介的轉換,需要不同的經營邏輯。「過去報紙透過分版滿足不同讀者需求,但有了平台之後,新聞聚合效應加劇,對閱聽人來說是一種養、套、殺。 」她認為,平台效應擴大的此刻,媒體如何利用平台機制將閱聽眾導流回新聞網站,就是一大重點。以自由時報的做法來說,除了積極製作好內容,讓人們願意付費,也透過閱讀集點活動、使用者體驗優化留住讀者,「這些都是在科技霸凌時代下,(我們)身為數位佃農的生存之道。」不過鄒景雯也坦言,自由時報執行數位轉型的步調偏慢,原因是希望能先採觀望策略,在因應數位匯流趨勢下,也力求紙本報紙的永續存在。
當平台浪潮來襲時,許多媒體雖以各自方式適應變動,但平台本身的運作機制及帶來的威脅也需要被正視。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劉昌德根據9月時公布的「數位平台對出版業新聞媒體之影響」調查報告結果,指出平台不僅影響閱聽習慣,更對新聞媒體營收造成威脅,這也導致報業營收十年腰斬、雜誌整體營收衰退一成。「平台對媒體營收有破壞性影響,但同時媒體也對平台非常依賴,」劉昌德坦言,媒體在產製內容時不只受平台制約,平台數據也成為評斷記者、編輯KPI(關鍵績效指標)的核心。他認為,短期內希望能促進媒體與平台業者間的平等協商,進而提倡新聞收益的合理分潤,會是比較可行的應對方式。